佘山聖母大殿簡介
佘山位於上海西郊,又名“西霞山”為天目山餘脉,是上海唯一的自然山林 —— 雲間九峯之一。
早在北宋便有人在佘山東麓建塔,明代徐霞客三番到此探幽,清康熙帝南巡時賜名“蘭笋山”,從此這也成為佘山的别名。
初建缘起
1863年,耶稣會鄂爾璧神父買下了山頂和南坡,在半山建造了五間供神父休養的平房,内設小聖堂。1864年,同會杜若蘭神父在山頂建六角亭,後設祭台及聖母像。這幅聖母像是由耶稣會陸伯都修士仿照巴黎“得勝聖母”雕像繪製的,稱為“聖母進教之佑像”。
1870年,為感念天主並特敬聖母進教之佑,由耶稣會谷振聲神父發起造堂募捐。於1871年5月24日舉行奠基典禮,耶稣會馬曆耀修士為工程師。
1873年4月,希臘式的山頂大堂建成,由江南代牧區郎懷仁主教祝聖。大堂為十字形,正面承以十柱,東西南三面各有大門三扇。堂内祭台為土山灣所製,正門内懸一最大之匾,曰:保障江南。堂前有石獅四對。從半山腰到山頂又修築了一條“之”字形的苦路,在每個拐彎處共建了14個苦路亭,内置銅像。1878年,從耶路撒冷運來小石十四方,安置於十四處苦路上。
精工再造
上世紀20年代,教友人數增多,原有大堂陳舊狹小,故拆除並於1925年重建,南京代牧區姚宗李主教祝聖奠基石,耶稣會神父葉肇昌負責設計施工。葉神父對工程管理十分嚴格,樁基必須打到岩石上,砌磚定質定量,不合規定即要返工。工程歴時十年,到1935年11月才竣工,由上海代牧區惠濟良主教祝聖開堂。
聖殿風貌
大殿東西長56米,南北寛16.1米,最寛處24.7米,内頂高16.5米,屋脊高22.3米,鐘樓高38米,内設三千個席位,可容纳四千餘人。屬於羅馬過渡式風格,平面呈不對稱式樣。結構以石柱為主,外牆紅磚,拱頂為鋼筋混凝土澆築,外頂鋪以碧綠色琉璃瓦。鐘樓頂上安奉有高4.8米、重1.2噸的聖母脚踏毒龍,手托小耶稣銅像。大殿内拱頂中央共嵌有33块“拱頂石“,正合耶稣在世的歲數。所有窗户均為《聖經》内容的彩色鑲嵌玻璃。
大殿内外的裝飾纹樣中西合璧,既有教會傳统的西洋花纹圖案,也有中國風格的雕刻作品。同時這些纹様配合整個大殿也布置為不對稱風格,顯示出穩重端裝中的靈動之美。由於大殿特殊的地理環境和建築結構,直到今天大殿内都少有灰塵。
考慮到新老聖堂的傳承關係,現在大殿内從南門一直到北牆,就是原來希臘式老堂的大致範圍。而“發願台“的位置正是原來老堂主祭台的位置。
頒賜特恩
1943年,教宗比约十二世敕封山頂大殿為宗座乙级聖殿,這是遠東第一座受敕封的聖殿,也是目前中國大陸唯一的乙级聖殿。
1946年教廷授予佘山聖母像行加冕禮的特恩。次年,由教廷公使黎培理主教率十位主教,二百多位神父舉行加冕典禮。
重展新顏
“文革“期間,聖殿遭到嚴重破壞,鐘樓頂上的聖母托小耶稣的銅像被摧毁,精美石雕被撃碎,全套彩色鑲嵌玻璃窗破壞無遺,其狀之慘不忍目睹。
1980年山頂大殿歸還給教會,經過搶救性維修,在1981年舉行恢復聖殿彌撒。1984年全部大修完畢後,於1985年舉行復次祝聖典禮。復殿之初,臨時用鑄鐡十字架安裝在鐘樓上。
2000年,再鑄了頂部的聖母托小耶稣銅像。之後,重新設計並安裝部分彩繪玻璃。现今主祭台聖母抱耶稣聖像上的冠冕為聖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親自祝福。2013年5月復原“發願祭台“並更新主祭台。
取自:天主教佘山聖母大殿簡介單張
如果您想得到更多相關資詢,請查詢天主教上海教區網站:www.catholicsh.org